Xinhua Commentary: World benefits from greater China-Germany economic cooperation
绿色和平组织在一份报告中称:但核事故灾难成日本转折点,也为未来绿色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机会。
第二个是日本利率很低,不超3%,大大低于中国的融资成本。按照现在的汇率看,相当于每度电0.5美元。
很多企业现在都去做下游,我想说还是定位要准。总部位于上海的天华阳光从事以光伏为核心的可再生能源电力项目投融资与开发、技术研发、工程设计、建设及运营管理。现在情况是正相反,投资者很放心,供应链安全,完全可以算出来到底能够赚多少。由于供大于求,于是总是可以拿到货的,而且价格是越来越低。中国的光伏电价低,虽然有众多的原因,但是也从一个侧面看出,中国光伏产业对政府影响力一般。
我们的项目主要是地面电站。作为制造业,就要适应微利时代。这种状况正随着太阳能配件行业进入成熟期而正在改变。
太阳能配件行业也是一个小圈子,在这个小圈子里,很多企业的竞争策略就是盯防策略,同行出新产品、新促销方案、新政策、新的品牌策略,无一不是模仿的对象,恰如打麻将时下家出什么牌,你就跟着出什么牌,绝对没错,赢不了,但是也点不了炮,反正就是不让你赢。深入专注于太阳能行业的企业的选择这类企业专注于太阳能企业,从没想过要进入其它行业,这部分企业选择把这个行业做到极致,他们是行业的先行者,赚钱只是实现自己价值的附加奖励,真正要实现的是一份事业。太阳能仪表企业仅西子仪表和比华丽参加了此次展会,智能恒温阀仅汉特一家,其它类型的配件企业更是稀少,支架企业、真空管企业以及其它相关企业更是在展会上绝迹,种种迹象表明,这些细分产业的成熟期已经到来,竞争趋于惨烈而有序。但同时,由于多元化发展,企业发展的重心很容易偏颇,尤其是当太阳能配件行业盈利性能较差时,企业会抱着悲观的态度去看待这个行业,而这种心态造成企业的一些行为去迎合这些心态,当然,这些企业的雄厚实力毋庸置疑,甚至,这些企业只要拿出一小部分实力就可以在太阳能配件行业做的很好,如一些做其它仪表的企业和一些兼做卫浴器材的企业,在太阳能行业,他们仅仅表现出来的是冰山一角,但却对太阳能行业若即若离。
洗牌成熟期的阵痛太阳能配件行业是在太阳能行业发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实际上相对于太阳能整机企业,太阳能配件企业更早进入成熟阶段。据了解,2011年太阳能行业并不是增长停滞,而是增长放缓,但这种增长却大多发生在太阳能大型企业如排名前十的皇明、太阳雨、桑乐等,产能进一步向大型企业靠拢,结果就是配套企业的生产能力也在向龙头企业聚集,对于一些既缺乏渠道又缺乏核心技术的小型企业,无疑倒闭的阴云时刻覆盖在头上。
这些企业作为最后留守太阳能配件行业的候选者,选择了更深入这个行业,在品牌宣传和品牌建设上加大了力度,同时也对企业制度进行改造,使企业制度更适合当前行业的发展。中国的市场经验还不足,山寨文化比较盛行,山寨文化也是现在某些企业成功的原因,如出名的腾讯,但是山寨文化注定只能成功少数,而且这些企业也多生存在争议和受人诟病之中。东泰、bluetec、哲能赫、安铝等镀膜企业也在这次展会上集中亮相,对于未来太阳能方向的把握,也许有时候这些配套企业更直观。重心的转移多栖企业的权益之计实际上,自从经济学上有了不能把一个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原则以后,越来越多的企业把跨行业经营当作一种抵御风险的方法,事实也证明,多元化经营可以将企业经营的风险降到最低。
当然,无论是什么类型的企业,之所以不再盲目参加各种展会,是因为目前渠道已经趋于饱和,企业开发新的渠道已经入不敷出,因此,各个企业或转型、或深入,但在整个过程中无疑选择在自己的优势渠道深耕细作,或者是零售市场、或OEM市场、或区域市场,集中优势创造自己的一招鲜,才可能在市场淘汰中立足。在太阳能市场火热的时候,很多企业并没有好好去经营企业,只是在市场的推动下,扩大产能,对于品牌、营销、技术、管理,鲜有自己的体系系统,但在洗牌到来的时候,却只能被动的去应对。恒温阀行业的汉特,一直孜孜不倦的进行着恒温阀知识的科普宣传,才有了如今言恒温阀必谈恒温老杨的局面。早期的太阳能配件企业也是这样,大多只是在观察对手,对方做活动,我就做活动,对手出新产品,我就模仿一下也出新产品,这种盯防战略在行业和企业起步的时候会很省力,但是在行业的发展过程中,这些企业越来越发现盯防战术越来越失去效果,市场越来越难做,他们急切需要找到属于自己的品牌道路。
这些企业中间诞生出一批真正促进行业发展的企业,在未来行业洗牌的过程中,这些企业将有效的抵御市场增长放缓所带来的压力,或者说未来市场的增长动力主要集中在这些企业。反映在商业活动中,就是同行是冤家,整天盯着同行的一行一动,只怕对方一不小心就会把自己落下一小步。
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当然求生存是个能力问题。如在太阳能仪表行业,有西子仪表,在仪表行业专注十二年,通过多年的科普,成为这个行业最知名的品牌之一。
而除了与平板太阳能和太阳能工程息息相关的配套企业以外,其它的配套企业却很冷清。中国人的一辈子就像打麻将,吃上家、盯下家,就算自己不胡,也不想让别人顺利赢一场。在行业发展困难期或者到达成熟期的时候,也是这些企业被淘汰或者主动逃离出这个行业的时候。东边日出西边雨,长沙太博会上的配套企业现状 2012年3月份在长沙举行的太博会尽管出现了平板太阳能扎堆出现的现象,但太阳能配件企业的出场更理性,不再是当年一涌而上的混乱局面,这一方面是因为行业进入成熟阶段,已经初步形成了每个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竞争格局已趋于稳定。灵活机动的特点使得这些企业具有相当大的抗风险能力,但这也阻止了这些企业成长为一个靠实力抵挡风险的机会,这些企业的淡出过程就是行业环境净化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各个配件企业形成了相对较精细的固定渠道,与其在所有渠道上都耗费精力,不如发展自己的优势渠道,这也是更多的配件企业越来越少的在全国性的展会上露面越来越少的原因之一。
作为太阳能热水器的细分行业,太阳能配件更多地是一种辅助,其发展更多的是依靠太阳能的发展,时至今日,已经先后有多个配件细分行业格局已经固定,未来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如太阳能真空管力诺光热的一家独大,太阳能仪表中的西子仪表与比华丽以及其他企业的三足鼎立之势,但包括这些行业在内的更多的细分行业正在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程转变。淡出机会主义者的选择 市场经济下就有机会主义者,这些机会主义者在市场前景看好的情况下会促进行业发展,因为他们在广告、市场以及营销上投入比一般企业还要大,但在产品的创新上却鲜有作为。
当然,在产业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对于消费者来说,可以说是福音,因为更多品牌企业的成长与企业制度的完善,消费者可以享受到更优质的服务和更成熟的产品,但是这种成熟的代价却需要配件厂家去承担。例如在海宁地区,众多小型太阳能企业的生产基地,据估计约有1/3的企业陷入停产或倒闭,其中90%以上是配件企业
具体来看,韩国1442吨、德国1749吨、美国3921吨。当前国内进口硅料价格普遍低于25美元,低于国内企业生产成本,是造成多晶硅进口量屡创纪录的重要原因。
来自海关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共进口多晶硅19953吨,创造历史新高,其中3月份多晶硅进口量为7657吨去年以来,阿特斯太阳能的股价跌幅约为67%,纳斯达克交易所早盘时,该公司股价上涨9个百分点至3.50美元。公司将继续每日核查运营开支。该公司首席财务官MichaelPotter在周四的电话会议中表示,我们将削减不必要的人员支出。
国内光伏制造商阿特斯太阳能或许将跟随其竞争对手FirstSolar与LDK赛维的步伐,为降低成本并抵消价格暴跌所带来的影响,该公司计划实施裁员。阿特斯太阳能首席执行官瞿晓华希望到今年年末将制造成本降至每瓦50至60美分,而四季度制造成本为85美分。
自2009年起,阿特斯太阳能的全职员工总数已上涨28%,截至去年总人数达9,087人目前赛维拥有419台GTsolar多晶硅铸锭炉。
企业的发展关键还是看其自身,政府可以做的只是在政策上为企业提供外部服务。而也正是由于赛维多晶硅产能扩张受阻,其多晶硅环节香港上市的计划也一再耽搁,使赛维失去了从香港市场融资的机会,成为压垮赛维资金链的最后一根稻草。
沈宏文表示,相对于赛维60亿美元的总负债以及20亿美元的短期负债而言,20亿元并不能完全解决赛维的资金问题。他还告诉记者,江西省过去给赛维提供资金的江西信托规模也不过2亿左右,要提供20亿元难度非常之高。业内另一家龙头企业负责人表达了他对此事的疑虑:现在光伏企业要拿到银行的贷款都很难。但是对于光伏行业的前景,贺为华还是持乐观态度。
其与赛维之间曾经有一份多晶硅铸锭炉销售合同,内容包括向赛维提供580台多晶硅铸锭炉。然而,即使这20亿元贷款能立即到位,对于负债60亿美元的赛维来说也是杯水车薪。
但在当前的情况下这笔贷款能够促进赛维资金周转,对于缓和赛维面临的问题是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的。然而,京运通近日公布的2011年年报显示,这份和赛维的合同并未按照计划执行。
多晶硅之殇失去了从香港市场融资的机会,成为压垮资金链的最后一根稻草赛维是业内全产业链的积极拥护者,而产业链拉的太长也成为赛维资金链断裂的主要原因。多晶硅价格的大幅下跌导致赛维收入锐减,而赛维在欧洲的最大供应商Q-Cells申请破产等一系列因素严重影响了赛维的多晶硅销售。